什么是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融合技术?

发布日期:2023-12-13 访问量:0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腰背痛正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健康卫生问题之一。有调查显示全球高达70%-80%的人口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腰背痛的经历。腰背痛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同时也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卫生健康负担。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以及腰椎滑脱等,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常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对于经过一段时间规范的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常需进行手术干预,目前,腰椎椎间融合术(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 LIF)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式。

而传统的腰椎椎间融合术,将严重破坏脊柱椎体后方的结构,引起腰椎不稳,硬膜外瘢痕粘连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传统的开放手术对肌肉等软组织进行广泛的剥离及长时间的牵拉,致使椎旁肌肉的去神经化及去血管化,患者术后易出现腰部疼痛、僵硬、无力等症状,对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随着脊柱微创的开展, 各术式也融入了微创元素, 在保证疗效的同时, 减少了创伤、出血量、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等。

1997年,Foley和Smith首次将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其特点是切口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手术安全,术后疼痛小,恢复快;2002年,Foley和Smith研发出了可扩张的管道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该手术系统通过逐渐扩张肌间隙暴露手术区域,取代了椎板上肌肉的剥离,从而减少了对肌肉及软组织的损害;结合通道技术和TLIF的概念,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MIS-TLIF(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其特点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但是,其缺点是视野有限,手术空间小,神经损伤及硬脑膜破裂等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随着椎间孔成形术和可视环钻的应用,即可通过脊柱内镜系统治疗腰椎椎管狭窄,有学者对需要椎间融合的患者进行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全可视脊柱内镜下减压融合可减少透视的次数,降低对医务人员的伤害;同时,全脊柱内镜下(Endo-P/TLIF)技术减压不仅仅展现了微创,而且更符合外科医生的理念,可以说是脊柱内镜技术与开放融合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大大减少透视次数,术中减压操作空间更大,适应症更广等。

所以脊柱内镜微创手术(Endo-P/TLIF)是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是微创手术时代在骨科诊疗中的新应用;目前综合国内外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研究现状,可知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技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镜下融合方式入路及选择的器械多样化,因此至今对镜下融合没有形成标准化手术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